世界遗产“西夏陵”的这些知识,你知道几个?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16时23分,西夏陵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识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至此,知道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西夏陵
世界遗产“西夏陵”长啥样?世界识知我们来了解一下与其相关的一些知识。
位于何处?遗产
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至13世纪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的陵墓遗址群,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知道坐落于具有重要自然地理分界作用的西夏陵贺兰山山脉南段东麓,分布范围近40平方公里。世界识知
何时发现?遗产
1972年宁夏文物部门经过调查确认“西夏陵”,陆续发掘了6号陵、知道7号陵东西碑亭等4座碑亭、西夏陵1座献殿以及3座陪葬墓,世界识知1985年西夏陵被公布为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遗产1986年向中外游客开放。
何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西夏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相继公布文物保护范围、保护规划和保护条例,设立西夏陵区管理处,开展陵区全面调查测绘,实施3号陵、6号陵保护工程。
陵区景观是怎样的?
西夏陵包含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兰山势共同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陵区景观。
有何独特价值?
西夏陵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直接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不可替代的见证作用,实证了西夏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
展现了哪些特征?
西夏陵在选址方位、空间布局、陵寝制度、陵墓建筑、营造技术、丧葬习俗等方面所体现的特征,全面承袭唐宋帝陵陵寝制度和传统木构建筑体系,吸收党项、吐蕃、回鹘、契丹、女真等多元族群文化传统,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以宁夏平原为中心,基于不同民族、不同生业、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而产生的文化融汇与创新特征。
西夏陵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见证,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出土哪些文物?
自考古工作开展至今,西夏陵发掘出了众多文物古迹遗存,包括瓦当、滴水、鸱吻、残碑石刻、力士碑座、陶瓷制品、泥塑、钱币等。其中,出土的鎏金铜牛最为精美,显示出西夏高超的铸造工艺水平,堪称西夏罕见的艺术精品,因此也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符合哪些世界遗产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西夏陵”符合世界遗产标准2和标准3,认为西夏陵作为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的见证,其空间布局、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制继承了唐宋陵寝制度,又融入佛教信仰与党项习俗,形成了特殊的信仰与丧葬传统,并见证了西夏王朝在公元11至13世纪丝绸之路文化与商业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认可西夏陵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认为西夏陵完整展现了保存在历史环境中的全部规划、建筑特征,完整延续了遗产与贺兰山之间形成的视觉和精神联系;西夏陵各帝陵、陪葬墓、防洪工程、建筑遗址等构成要素,在选址特征、空间环境、位置布局、材料技术、历史功能等方面均满足真实性要求,为西夏陵突出价值形成有力支撑。(完)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东西问丨王昌丰:揭开西夏陵神秘面纱》
(责任编辑:知识)
-
央视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19项政策举措。这些政策有什么亮点?着力点是什么?《通知》提出,各地要跟踪调度存量政策落 ...[详细]
-
《小麦》《高粱》《铁路隧道词汇》等146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发布
中新网7月11日电(记者 左雨晴)记者1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7月9日,2025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专题发布146项国家标准外文版。此次集中发布的国家标准外文版涉及农业 ...[详细]
-
俄罗斯外交部当地时间12日称,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元山市会见了俄外长拉夫罗夫。应朝鲜外务省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1日抵达元山机场对朝鲜进行访问。俄外长访朝期间警告美及其盟友:勿对俄 ...[详细]
-
中新网7月11日电(记者 宫宏宇) 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10日在欧洲参加活动时警告称,市场当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加征关税的反应过于自满。他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实时数据“完全无法 ...[详细]
-
11日,日本大阪世博会迎来中国国家馆日。当天在世博会园区内,以“华彩中国·共绘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精彩上演,演出以世界语境下的中式文化审美艺术表达为艺术创作基调,运用音乐、舞蹈、戏曲、书法、武术 ...[详细]
-
近年来,我国宠物数量持续增加,《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较2023年增长2.1%,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达到3002亿元。 ...[详细]
-
(活力中国调研行)“藏硒于地”变“硒富一方” 秦巴腹地铺就千亿产业黄金道
中新网陕西安康7月11日电 (李一璠)盛夏时节的秦巴腹地,巍巍群山间茶园连绵,漫山遍野的茶树沐浴在阳光中,为下一茬茶叶的丰收积蓄能量。当日,中新网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 ...[详细]
-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继续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带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7月10日,习 ...[详细]
-
中新社广州7月11日电 (王华 蓝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日消息,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近日成功达成7月至9月南方送华东电力互济交易,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 ...[详细]
-
央广时评·成就十四五|从“第一”涌现 读懂中国创新突破的“必然”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C919实现商业飞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详细]